江阴海达集团公司是一个拥有5家企业、1个境外上市公司的大中型集团企业,员工2400多名,占地面积33万平米,绿化面积3万多平方米,形成花园式工厂格局。2007年完成开票销售23.9亿元,入库税金6795万元,取得连续4年保持40%以上的速度发展。海达诞生于1980年,正值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,海达领路人徐友才抓住机遇,开拓发展,从当初的家庭小作坊不断壮大,于1997年创建江阴利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(经营铝塑复合板及铝单板),2001年创建江阴海达特种人革有限公司,2003年创建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(经营铝合金热挤压产品),2005年创建科玛金属有限公司(经营带钢、马口铁),于2007年底开始筹建华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(经营高科技医疗设备)。企业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,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春风,公司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徐友才同志对党无限感激与忠诚,对党充满感情。海达在2000年成立党支部,党组织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目前有党员80余名,并于07年4月成立党总支,同年底向上级党委递交了成立企业党委的申请。
一、加强组织建设,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
集团公司党总支部通过“五抓”,不断提升企业党建水平。一是抓学习。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、高效、务实、创新的坚强领导体,坚持学习十七大报告、新党章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“两会”精神,坚持学习管理、技术等知识,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,提高领导能力。二是抓组织。当集团公司升格为党总支部的同时,海达成立了海达彩涂、利泰装饰、特种人革、东华铝材、科玛金属、爱康太阳能6个支部。并积极培养有知识、有文化、有技术的员工向党组织靠拢。三是抓载体。海达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企业文化有力的塑造了海达的企业形象。公司利用《海达文化》报、宣传栏、黑板报为载体,丰富员工视野,统一思想认识,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了基础。四是抓队伍。一支党性强、作风硬的党员队伍,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,海达就是把一批敢于负责、勇于负重的党员同志,分布到生产、销售、管理、技术、科研等领域,形成每个领域及重要岗位都由党员把关坐镇的格局,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夯实了基础。五是抓阵地。集团公司新增设的党员、职工服务中心,建筑面积约600平米,集党员活动室、图书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健身室、电教室、书画室及服务大厅于一体。各支部也组建了不同规模的党员活动室。
二、加强制度建设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
集团公司党总支部通过在实践中探索、在工作中总结,以健全的管理制度来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提升。一是建立党员组织生活机制。集团公司党总支制定了中心组学习制度、党员教育制度、民主生活会制度、“三会一课”制度、入党积子培训制度等。二是建立党员意识养成机制。党总支注重调动、发挥和保护好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在干部人选、先进评选等方面适当向党员倾斜,并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关心帮助党员,增强党员的使命感、荣誉感。三是党员能力增强机制。党总支除利用宣传载体来牢固党员的信念外,还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,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、管理能力、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。随时随地注重党员形象,发扬风格,多做贡献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四是建立党员责任落实机制。党总支部结合党员的不同岗位、职务规定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,使党员清楚明白自己的责任,通过帮助、指导、检查、评比、奖励等方式,促使党员承担好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。五是建立党员成长激励机制。党员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,公司极力颂扬并给予相应的利益回报,增强优秀党员对党员及员工的吸引力,形成人人学先进、人人争先进的良好局面。
三、加强先进性建设,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责任
集团公司十分注重善待职工、回报社会,为全镇企业做出了表率。一是关心职工生活。海达集团员工收入始终高于华士镇平均工资的30%以上,并以每年20%的速度提升,07年,一线员工的平均工资达到了28000元,今年徐书记在年初的《工作报告》中庄重承诺,今年海达员工的工资要毫不动摇的提升。已建好入住的职工宿舍,解决了大多数住房困难的职工生活问题,并加快海达在建的78套公寓房工程,尽快开工门面房住宿楼建设,进一步规划海达商务住宅区。要让立志扎根海达的所有员工有房住,要让对海达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精英们住得舒适,让大家充分享受海达发展成果。员工贡建平原先是拉三轮车的,就是碰上了徐友才同志,进了海达,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;陕西籍员工张海军,利用在海达挣到的钱,搬出了窑洞,住上了新楼房;四川籍员工廖治国说,是海达止住了他流浪的脚步,从此在这里感受着安定,不愿离开;员工赵秋英夫妻两人都在海达,是海达为他们一家6口人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保障;云南籍员工刘邦国认为在海达工作是一种恩赐,是一种福分,一个月的工资是他在家时一年的收入。企业经常性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,每年年底都要慰问、走访困难职工,解决生活困难或家人就业困难。2008年3月,东华支部倡议党员向刘少明募捐34411元,帮助他的妻子早日战胜病魔;人革支部倡议党员向员工李莉捐款20500元,解决其因母亲去世无钱安葬的实际困难;科玛支部设立关爱基金,用于帮助企业困难党员和职工。二是注重环境友好、资源节约。海达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亦趋,在07年上半年专门整改多条生产线,达到合理排放;4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科玛污水处理场用资500多万元; 8月开工修建大型污水处理中心,其工程用款预计达1000万,海达07年直接用于环保资金累计超过1500万元。徐友才同志郑重承诺,海达的发展,一定要不留任何遗憾,他就是在朝这一方向努力。海达集团各厂区环境怡人、鸟语花香、绿树成荫、芳草萋萋,是典型的花园式格局。企业内部生产,要求各分公司制订严格的物耗考核措施,节约资源、降低成本、减少排放、增加循环利用,公司正着力开发循环经济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08年的工作主线,即定为双增双节和节能减排,贯穿所有日常工作,掀起节能增收、节支增效,勤俭节约的新高潮。三是科技创新增活力。海达自2000年成立企业研发中心来,不断引进高科技、高学历人才,公司每年将销售总额的3.5%投入科技创新,不断研发新产品,引进新技术,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,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。自2001年相继成功开发铝塑复合防火板、发光铝塑复合板、抗静电防尘抗菌铝塑复合板,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品牌效应。公司深喑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,不断鼓励科技创新,不断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。2003年海达特种人革有限公司优化组合,以拓展产品的科技含量来延伸市场,海达的合成革、压延革产品在同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。2003年投资的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站在“立足建材、放眼工业材”的高度,组合产品结构,目前产品远销日本、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,产品广泛用于光伏太阳能、船舶集装箱、汽车等高精技术产品中。公司不断创新,增加产品科技含量,在07年引进“氟碳粉末喷涂”及“亚光电泳”新技术,此种新技术在华东地区仅两家。科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一举攻克宽带生产技术壁垒,并自主设计、安装1050镀锡线,为公司节约1500万元,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明显高于同行业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海达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打造学习型、开拓型、创新型、节约型现代企业,立足于“科技兴企”,必将实现海达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,实现海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四是勇担社会责任。海达为社会提供了2300多个就业岗位,海达在打造一流企业的同时员工们也充分享受了企业的发展成果。到2007年底,企业内符合参保条件的参保人员达830余人,而且随着国家新政策的出台,这一数据将快速上涨。海达的员工工资在华士镇首屈一指,员工福利优厚。海达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周边几个村的水泥路面的铺设,使村民们告别了“雨天一身泥,晴天一身灰”的尴尬日子;几个村的自来水管道的铺就,使村民们为最终奔向小康生活奠定了基础;向江阴市慈善总会庄重承诺,20年内,海达将直接捐资800万元,支持慈善事业;给爱心事业捐款,帮扶周边村困难群众;每年注资24万元,在华士高级中学及国际部建立“海达奖学基金”;给华士消、联防大队捐资……这些在社会上都津津乐道,海达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徐友才荣登“2006年度江苏省光彩事业捐赠光荣榜”。在华士河一河两岸改造工程中,海达斥资159万元描摹华士河的美丽;为建设和谐华士、保护环境,海达又主动请缨斥资110万元铺设环工业区污水处理管道,勇担社会责任,海达短短几年的公益性开支已高达1500万元,这一数据反映出的是海达富了不忘社会、回报人民的社会责任感。五是促进企业文化的大发展、大繁荣。海达集团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要用文化来提高和统一党员及员工的思想意识,逐步统一全员的共同价值观,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激发员工的创造力,传承和弘扬海达精神,使海达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,增强海达的软实力。很多客商来海达,除了欣赏海达优美的环境,还有就是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,普遍认为,跟这样的企业合作一定非常愉快。文化搭台,经济唱戏,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,文化建设也得到更好的发展。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,公司自发组织成立了青年学习协会,组织员工参加篮球、象棋等比赛,设立图书室供员工学习,开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。让员工以海达为家,从而立志扎根海达、报效海达,让员工无处不在的感受到温暖和关怀。